從《聽陳蕾士的琴箏》說起 — — 音樂說故事的故事(上)

Music and Story Magazine
3 min readSep 11, 2020

--

大家不難發現 Music and Story 最近的風格甚至連標誌也跟以往很不一樣,身為「Music and Story」的總編,不得不在這說一下,「音樂說故事」的故事。

「他左手抑揚,右手徘徊,輕撥著天河兩岸的星輝,然後抑按藏摧,雙手游隼般俯衝滑翔飛。」 — — 《聽陳蕾士的琴箏》 黃國彬

這是當年會考的中文課程之一,被「譽為」最令同學望而生畏的範文。不知為何,我卻愛讀此文。陳蕾士不是作者而是生於馬來西亞的音樂家,黃國彬先生以新詩的方式描寫了陳蕾士演奏的情況。用文字比喻重現音樂及演奏的景象,讀起來腦海內已浮現種種附有聲音的畫面,快慢有致,聲量分明。

愛以故事寫音樂的種籽,原來早已在中學時代埋下。二十年後,「音樂說故事」季刊音樂雜誌正式誕生。

「可跟我一起辦好 Music and Story 嗎?」

某天我跟一位感覺十分投契的自由人專欄作家說。

「好呀﹗」

他一口答應,我感到詫異。

從此 Music and Story 不止是一個人的事。新成員的加入,觸發了 2020 年的改版。由標誌、設計、文字、風格都徹底改頭換面,務求令人耳目一新。我們不斷探討音樂與文字更多可能,經過多番思考,也對比同類型的音樂雜誌作市場分析,試圖找出我們新的定位。

我跟這位專欄作家其實認識不深,只是合作採訪了數次而結緣,可是我們對音樂的看法、對紙本書的偏執甚至對市場推廣的想法,有很多地方都不謀而合。他年紀尚輕,社會經歷尚淺,已具這樣的觸覺及洞察力,為如何重塑一本音樂雜誌貢獻了很多想法,也很有見地。

怎樣塑造雜誌的特色?是我們苦思良久的事情。

直到我看見「短篇原創:大師的自我修養」這篇由他為 Music and Story 操刀的帖文,令我眼前一亮。文章是一篇故事,也同時關於音樂介紹音樂。我不禁拍打自己的頭﹕「為何我沒想過這樣做?」寫故事是我中學時期的興趣,但我喜歡寫長篇小說,以為需要什麼也不做,專心的才能寫出小說。為什麼我沒想過只須將橋段的精華寫出,也可是動人的故事。同時於故事中出現的音樂,也許能令讀者有較深印象。

那不就像《聽陳蕾士的琴箏》般,揉合「音樂」與「文學」兩大元素,讓「用音樂說故事、以故事寫音樂」更名符其實成為我們重塑雜誌形象的宗旨。香港一個音樂文青網站及雜誌便應運而生。

那位年輕專欄作家的名字是 #瀧澤勳。

故事還沒有完結,因為某天我收到一個電話。

「有一個平台,也是寫故事的,不如你們合作吧﹗」

待續……

請留意八月十五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半的帖文﹗

如果你也有興趣撰寫與音樂相關的故事,或看了我們某個音樂故事而有感興,可作跨媒體合作。歡迎以任何方式(文字、攝影、短片、插畫)投稿至 musicandstory.com@gmail.com 與我們分享。請註明「MAS短篇原創投稿」。經我們審議後,便會發放在各社交平台,反應最好的更會收錄到我們出版的紙本雜誌「音樂說故事」內。

大家動筆吧﹗

Text/@turinschoice

Photo/@amadeuscheung

--

--